新闻公告
位置:首页 > 新闻公告 > 行业资讯 > 正文
电梯物联网商业模式
作者: 来源: 时间:2019-08-14 点击次数:
  

电梯物联网不仅在技术上,在商业模式上,也是物联网商业模式演进的一个标准样本。对于物联网而言,电梯既标准也特殊。说标准,是因为电梯物联网从感知到通讯到分析到决策到处置,完成了完整的业务循环。而且,电梯是特种设备,在政府监督管理之下,物联网不仅是需要,更是必要。

商业模式,根本要解决的就是:谁来最后埋单。科班的说法,叫做:利益关联方的交易结构。最初的方式,也是首先会想到的,当然是政府采购。这是公共安全问题嘛。可问题是:政府是否需要为私人财产再花钱?如果套用环保监测,算是有道理,如果套用私家车,那就没道理。而且,要全覆盖,还是一部分?要采购多少数量?财政能力如何?是否有可持续性?

这一系列问题,最终的结果是:监管平台政府需要建设,局部试点政府需要做,弱势群体政府需要做,标准也需要政府做。如果当地政府财力很好,倒是惠民工程,财政埋单无可厚非。倘若财力不行呢?既然电梯是私人财产,那就需要业主购买,但对于业主说,管理权已经交由物业管理,出了问题找物业就可以;那么物业购买如何?物业将责任转接给维保机构,维保机构购买如何?广告置换如何?

貌似如此。究其根本,要回到制度性因素。好在国家政策一直不断改进,在电梯监管方面做了很大调整。5月份市场监督总局发出《关于进一步做好改进电梯维护保养模式和调整电梯检验检测方式试点工作的指导意见(征求意见稿)》,要改革维保方式,给了电梯行业一线生机。

但凡商业模式,要解决谁来付钱的问题,还要解决分钱的问题。所以必须在交易结构上下功夫才行。

倘若征求意见稿执行,就给出了商业模式的操作空间,就可能从供给侧入手,解决这个问题。征求意见稿,降低了维保成本。在电梯维保总成本不变的情况下,腾挪出了空间。通过加装电梯物联网设备,可以申请获得“按需维保”试点,进而由监测技术和精细维保管理,将原来维保的成本降低到三分之一到一半。这个空间就足以覆盖电梯物联网的成本,而且还有剩余。附带效应是,维保公司中的“良币可以驱逐劣币”。

因为有了对电梯运行全过程的数据,财产风险变得透明可控。于是财产保险的逻辑也就能够跑通了。一旦保险通,则电梯就能够像私家车一样,获得新生。目前已经有很多公司与保险公司就电梯养老保险展开合作,“物联网+保险+服务”这种方式不仅对日常监管、维保质量、电梯质量评估等都会上升质的变化。

看到这里,是不是觉得电梯物联网商业模式只适用于维保、保险,其实不然,物业、业主、政府都适用,针对不同需求提供不同服务,对于政府、物业不管是在日常监管、大数据存储、管理成本、隐患评估、质量管理以及设备使用寿命等,实现全方位监管,有效控制各环节质量、成本等,取得更大成效。

 

 

 

 

 

 

 

上一个产品:被困电梯打96333!下一个产品:智慧电梯管理平台
首页| 公司简介| 产品中心| 典范工程| 新闻公告| 技术服务| 联系我们|
   版权所有 青岛三棱别墅电梯设备有限公司   鲁ICP备2021003286号-1111